Friday, November 30, 2007

外科醫生

我現在在東區醫院學習,
每兩個星期跟著一隊外科隊.
其好處是學完一樣學一樣,
可以作些準備
不像其他醫院,上午學胃下午學肺
完全估計不到.
跟隊的另一個好處是
可以觀察醫生是如可團隊工作

外科(即做手術的醫生)是很講求團隊合作
除非你已經”上了岸”私家執業(當然要很資深)
否則,你都要待在公立醫院”捱世界”
做團隊裡的一分子.

一個團隊由一個顧問醫生(Consultant)領導
下有副顧問醫生(Associate Consultant)
高級醫生(Senior Medical Officer)
專科醫生(Specialist)
駐院醫生(Medical Officer)
當然還有實習醫生 (Houseman 俗稱Hou仔)

Hou 仔是未正式當醫生的
當東區醫院的HOU 仔
在我看來不太好
只被”點”做抽血,打靜脈滴注,打電腦等手扳眼見的厭惡性工作
學不了甚麼

駐院醫生當然是最辛苦.
要收症,即是當病人上病房的時候,
要問病歷,驗查等
作為第一線醫生
不能出錯,否則可大可小;
要經常巡病房,清楚每一個病人的進度,作基本的治療;
面對病人和家屬,了解他們的需要,解釋病人的情況;
早上跟大醫生們巡房,要報告(以流利的語言背誦出)每個病人的情況,
說的是十幾二十個病人,
當然亦隨時準備在眾人之中被罵或被抽書;
MO上夜班的次數亦最多,
作為第一CALL, 當然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你份,
30 小時後讓你昏睡一個下午加晚上,
又重新算你一條好漢.

考得上專科,待遇當然不同,
沒人再抽你書(除了醫學生),
也很少被罵 (至少很少在眾人面前被罵).
但都不見得有空閒,
專科醫生的主要工作是手術室,
因為他們已可以獨當一面做手術,
但他們仍要負責部份病房的工作.
夜更當第二CALL,
不知為何,東區醫院的第二CALL 跟第一CALL所要做的都差不多.
所以,
千辛萬苦當上了專科醫生,
荷包脹了,
但時間表仍是密麻麻的.

當你拚死地捱到四十出頭,
好運的成為Senior Medical Officer 或Associate Consultant,
可以算是上了管理層.
做,仍是要做,
而且視乎你的團隊人力如何,
整隊只得五六個人的話,
很多工作還是逃不過.
大大小小的手術以SMO 和AC 作主打,
加上了一些教育工作,
幸好的是夜更已變成第三CALL,
很多時可以大覺睡,
其實,都沒可能要這班”三四張野”的醫生作戰三十小時.

如果你是人中龍鳳,
貴為consultant ,
那都可算是收成期了.
以我所見,consultant 的重要性是領導整個團隊,
以豐富的經驗,確保每個病人都有適當治療,
選擇性做你喜歡做的手術,
最重要的是為自己隊增取資源
五個外科隊,五個Consultant
其中一個是大大佬
要各大門派鼎足而立
當然每位Consultant 都要有相當斤兩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
“當醫生,
捱過幾個年頭便有好日子了.”
我想,至少外科醫生便不是… …
如果想讀醫,應該要有個令你半夜三更被叫醒也心甘情願的好理由,
這才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