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30, 2007

媽媽腳痛(下)

其實中醫不是不好
大BB都是吃中藥長大的
寒寒濕濕,我還是會飲媽媽的”去濕茶”
在我眼中,中醫是一些源遠流長的古方
充滿經驗,智慧,
但就欠缺科學根據
什麼都是”腎虛”
一瓶補腎丸
說到會起死回生似的,什麼病都醫好
其實怎可能呢? 那不用看中醫吧,個個服粒六味地黃丸便行了

醫學是個無盡的海
對於西醫未發掘到的醫理
用溫和的中藥調理下是好事
但一些已肯定有科學支持的病症
我認為還是有根有據的西醫好
胡亂吃中藥
還要擔心副作用

媽媽腳痛(上)

媽媽腳跟痛
從她的病歷
經我的判斷是勞損性的關節炎
大概是她突然開始運動減肥
又做些比較傷害關節的跑跳動作所致
之前我有跟她說過
叫她要注意一下
不要再操勞腳跟
她的反應一如以往 — 駁咀
“不做運動咪仲衰?!...”

媽媽一向自稱半個中醫
對我的將來
她一向都支持我當中醫
西醫的理論
她一分信九分疑
你會問: 她不信你讀的,不是很灰心嗎?
怎會不灰心?不過我相信
如果讀醫是打機
說服媽媽應該是”打大佬”
是一種挑戰

這次媽媽跟爸爸的建議去看跌打
根據她的覆述
診斷是骨剌和血管閉塞
要用外敷加上用儀器顫動腳跟來醫

他所說的骨刺,我想大概是退化勞損關節炎的其中一個特性
Osteophyte
但血管閉塞就真不敢苟同
第一是血管閉塞應影響腳指先
如果是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應該是小腿肌肉痛呀
血管閉塞的其他病徵也欠奉
怎也不像血管閉塞
再者, 血管閉塞怎可能用以上方法來醫?
難免顫動器顫通血管麼?

不甘媽媽被騙
於是決定”打大佬”
Counsel 下媽媽

盡了我最大努力
慢慢說,重覆又重覆
用肯定和專業的口吻
我想她都有四五成明白的
十分鐘之後應該剩下兩成
如果要她說一次出來大概一成也沒有
結論是媽媽對跌打醫師多了點懷疑
因為她認為顫動器應該只適用於散瘀血… …

唉,
最難教的病人不是什麼都不懂的病人
是很有自己一套根深柢固想法的病人

人性(一)

上回說到外科醫生的隊伍架構,
今回說說架構中的人性.

有高有低
人性自然湧現

記得DR. HOUSE(電視那個)說過類似的話
“人們表現友善,只是因為他們害怕被報復,害怕別人虧待自己”
開頭覺得是笑話
但想深一層,
這又不完全錯誤
我相信友善的人有兩種,
一種是真心友善的
一種是HOUSE口中的

很多醫生的前者
畢竟醫者父母心
但後者亦存在
X TEAM 的Consultant Y醫生 是個很愛說笑的人(好笑與否,見仁見智)
N 醫生正合他心意
永遠給Y醫生無限的大笑反應以作支持
縱使其他人亳無反應
表面上N醫生對每個人都很好
對上唯命是從
對下客客氣氣
但其實他做的每樣事都很計算
討好上司固然可以事事順風順水
和顏悅色對下屬其實只是他不屑罵你
罵你其實是教你
不想教好你又何必費唇舌去罵
所以N醫生不罵人,也不教人
對學生也只是逼不得已地”頹教”
不知的還道他平易近人
N醫生巡房也是”頹巡”
叫我們醫學生跟著他,但又甚麼都不教
於是我們成了免費臨記跟班
他不像一些暴躁醫生
N醫生不會發病人脾氣
他才不會那麼笨去冒被投訴的險
但不難看出他對病人是亳無關切之心的
閃電式的巡房,很多時根本沒望病人一眼

其實N醫生的性格已不算很極端
人踩人的世界之中,
HOUSE口中的人永遠都全在
而且往往是Natural selection 中的勝利者

外科醫生

我現在在東區醫院學習,
每兩個星期跟著一隊外科隊.
其好處是學完一樣學一樣,
可以作些準備
不像其他醫院,上午學胃下午學肺
完全估計不到.
跟隊的另一個好處是
可以觀察醫生是如可團隊工作

外科(即做手術的醫生)是很講求團隊合作
除非你已經”上了岸”私家執業(當然要很資深)
否則,你都要待在公立醫院”捱世界”
做團隊裡的一分子.

一個團隊由一個顧問醫生(Consultant)領導
下有副顧問醫生(Associate Consultant)
高級醫生(Senior Medical Officer)
專科醫生(Specialist)
駐院醫生(Medical Officer)
當然還有實習醫生 (Houseman 俗稱Hou仔)

Hou 仔是未正式當醫生的
當東區醫院的HOU 仔
在我看來不太好
只被”點”做抽血,打靜脈滴注,打電腦等手扳眼見的厭惡性工作
學不了甚麼

駐院醫生當然是最辛苦.
要收症,即是當病人上病房的時候,
要問病歷,驗查等
作為第一線醫生
不能出錯,否則可大可小;
要經常巡病房,清楚每一個病人的進度,作基本的治療;
面對病人和家屬,了解他們的需要,解釋病人的情況;
早上跟大醫生們巡房,要報告(以流利的語言背誦出)每個病人的情況,
說的是十幾二十個病人,
當然亦隨時準備在眾人之中被罵或被抽書;
MO上夜班的次數亦最多,
作為第一CALL, 當然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你份,
30 小時後讓你昏睡一個下午加晚上,
又重新算你一條好漢.

考得上專科,待遇當然不同,
沒人再抽你書(除了醫學生),
也很少被罵 (至少很少在眾人面前被罵).
但都不見得有空閒,
專科醫生的主要工作是手術室,
因為他們已可以獨當一面做手術,
但他們仍要負責部份病房的工作.
夜更當第二CALL,
不知為何,東區醫院的第二CALL 跟第一CALL所要做的都差不多.
所以,
千辛萬苦當上了專科醫生,
荷包脹了,
但時間表仍是密麻麻的.

當你拚死地捱到四十出頭,
好運的成為Senior Medical Officer 或Associate Consultant,
可以算是上了管理層.
做,仍是要做,
而且視乎你的團隊人力如何,
整隊只得五六個人的話,
很多工作還是逃不過.
大大小小的手術以SMO 和AC 作主打,
加上了一些教育工作,
幸好的是夜更已變成第三CALL,
很多時可以大覺睡,
其實,都沒可能要這班”三四張野”的醫生作戰三十小時.

如果你是人中龍鳳,
貴為consultant ,
那都可算是收成期了.
以我所見,consultant 的重要性是領導整個團隊,
以豐富的經驗,確保每個病人都有適當治療,
選擇性做你喜歡做的手術,
最重要的是為自己隊增取資源
五個外科隊,五個Consultant
其中一個是大大佬
要各大門派鼎足而立
當然每位Consultant 都要有相當斤兩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
“當醫生,
捱過幾個年頭便有好日子了.”
我想,至少外科醫生便不是… …
如果想讀醫,應該要有個令你半夜三更被叫醒也心甘情願的好理由,
這才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Friday, November 23, 2007

又到聖誕 又到聖誕

乘巴士經東區走廊
塞呀塞呀塞
嘰嘰咕咕的肚子咒罵著哪個不小心的駕駛者"阻住哂"... ...

抬頭一望維港的另一邊
"叮"一聲亮起了聖誕燈飾
海上襯托著幾艘裝了身的漁船
又到聖誕 又到聖誕 ...

新聞話
聖誕燈飾開得一年比一年早
其實這樣都好
生活忙碌
營營亦亦的日子
一日又一日,一週又一週
只記得再四個星期又考試了
哪會記得還有一個月便聖誕節呢?
多得聖誕燈飾的提醒

家中不會大事慶祝聖誕
印象中的聖誕都沒有幾個特別深刻的
我望著尖東的聖誕燈飾
許了個願
不知聖誕老人收不收到呢~

久違了

沉睡了很久的BLOG
以乎有甦醒的跡象... ...